斯卡羅行程

斯卡羅古跡巡禮

改編自陳耀昌小說《傀儡花》,事件起源於西元1867年3月12日,美國商船羅妹號”(Rover)在恆春半島南端琅𤩝地區發生船難,船員因誤闖排灣族領地遭馘首,造成羅妹號事件,引發美國出兵攻打臺灣,清廷亦派出五百大軍南下,各種外來勢力對在地原住民部落、馬卡道平埔聚落及移墾的閩、客庄人帶來衝突與震盪。最後由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與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Tokitok)正式簽訂南岬之盟書面協議後,整起事件方告落幕。

整個事件圍繞著恆春半島(琅𤩝)的射寮、統埔、保力、車城及社頂,而以下就為您一一介紹各個景點。

1.射寮(社寮) 

射寮過去被稱為社寮,是個由馬卡道族與閩南人所生後代為主的聚落,這些人被稱作“土生仔”,被其他漢人瞧不起。但因掌握天然海灣,成為與澎湖等地貿易的重要港口,讓社寮人們能在各方勢力間安然生存。

(1)海口沙灘 ->黃金海岸沙灘 -> 車城福安宮 ->

從飯店到福安宮為車城著名的黃金海岸沙灘路線,傍晚,飯店前的海口沙灘海提或是黃金海岸沙灘的提防是絕佳拍夕陽點。

福安宮歷史:

早期先民多來自福建泉州沿海地區,渡台移民抵台南安平,再轉南台灣懇殖拓荒,由此“鐵錠港”(即福安宮後方的沙灘)上岸。其自清初康熙壬寅年公元1662,據台灣省通志宗教篇”福安宮創建於明朝永曆年間即西元1654年,先民初搭建茅舍供奉,經歷多次維修整建,現今規模堪稱全台第一土地公廟且是唯一受褒封並賜王冠及龍袍(清乾隆53年(1788年)冬林爽文之亂,嘉勇公福康安率萬餘眾駐師車城,因進展未順時焚香祈禱神祐之後而終剿擒莊大田餘黨於琅𤩝之尖山大哥洞,故呈奏乾隆皇帝而賜王冠及龍袍),有別於一般土地公基層神格的範疇。

清同治6年(1867年)在南台灣“龜仔甪”發生“羅妹號事件”,時任台灣鎮總兵劉明燈奉派駐兵車城地區,偕同李仙德等人與𤩝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交涉,雙方簽訂南岬之盟”協議,劉明燈勒石於車城庄福德廟,即俗稱“劉提督碑”。

嘉勇公福康安頌德碑碑文內容:天以大清,克肖其德。聖聖承承,四方為式;罔有海隅,咸歸皇極。蠢爾爽文,創首違則;么麼大田,嗣殘致力。帝念臣民,中心怛惻;簡命將軍,掃除宜亟。群匪膽寒,琅嶠閃匿;匠請大兵,剛臨滅熄。瞻仰神威,石碑銘刻;旌獎鴻恩,沾優外域。長樂昇平,於千萬億。乾隆五十三年二月,榖旦。

該碑高108公分,寬56公分,為花崗材質,福安宮於民國76年改建,廟方將此碑鑲嵌於廟門右側之牆堵上。

劉明燈統帥過福安村題名碑碑文內容:

奉君命,討強梁:統貔貅,駐繡房。道途關,弓矢張;小醜伏,威武揚。增弁兵,設汛塘;嚴斥堠,衛民商。柔遠國,便梯航;功何有歌頌維皇!

「劉提督碑」,碑高108公分,寬56公分,為花崗材質,福安宮於民國76年改建,廟方將此碑鑲嵌於廟門左側之牆堵上。

     

       乾隆53年(1788年)福康安頌德碑            同治6年(1867年)劉提督碑

(2)龜山步道 

龜山位於恆春半島的西北方,是河流和海浪侵蝕所形成的殘丘地形,高度大約72公尺,因為形狀像龜殼,因此有龜山這個名字。龜山具有極佳戰略位置,於龜山上可看到射寮、統埔、保力等村莊及四重溪與保力溪的出海口(往後看可以看到後灣、海生館),因此被日軍作為重要軍事要地。

1867年羅發號事件期間,李仙得曾搭船至此地視察海灣,並於此上岸進入射寮,後來對此海灣做了精細的描繪與測量。

2.保力

保力名的由來:

認爲與六堆粵民協助朝廷平定朱一貴與林爽文之亂,而於乾隆年間獲頒乾隆御筆褒忠二字有關;或認爲係因早在乾隆年間車城地區移民以閩籍爲多,粵籍移民少,在那個族群關係甚爲緊張的年代,移墾至此不僅需要對抗鄰近凶悍的原住民,還要與人多勢衆的閔人互爭水源,故必須團結保持力量,而使佳冬楊姓、麟洛馮姓、内埔古姓、竹田張姓的六堆四大家族“合而保其力”,將此較車城晚成立的聚落命名為“保力”。即今日的保力村,位於柴城(車城)東南端。

(1)保力褒忠亭

保力村的村庄入口處有一座紀念亭,亭中立著一具“褒忠碑”。碑高100公分,寬56公分,花岡岩材質。係乾隆51年天地會林爽文、莊大田之亂,乾隆53年清軍征臺大將軍福康安、參贊大臣超勇公海蘭察將林爽文擒獲後,隨即揮兵南下討伐莊大田。當時平亂大軍除清兵外,尚有六堆客籍義軍隨征。乾隆53年2月福康安抵車城,莊大田亂軍在官兵及義民軍包圍下,自楓港以南、柴城以東30里皆為戰場。當時保力庄粵籍義民亦協助清廷剿亂,群起與亂軍對抗。俟亂事平息後,福康安奏請褒獎平亂有功人員,乾隆御賜褒忠匾額予各有功客庄義民,保力村亦得“褒忠”匾一面,並於翌年立碑。

(2)保安宮(奉祀的三山國王: 獨山、巾山及明山) 

初建於光緒初年,為日據時代遭強制拆除,台灣光復後村民再籌資重建於民國43年重建竣工落成。本村居民皆為廣東客籍移民,所以早年開庄之出,及建有本廟。

   

 

3.統埔(統埔領)

統埔領就是現在的統埔村,為保力聚落北境,四重溪右岸的另一個客家人拓墾部落。在村內有著紀念牡丹社事件的“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而若是沿著統埔路一路往山上前行,則能到達屏東知名的溫泉鄉四重溪,若由四重溪再往上走,則會到達過去牡丹社事件後,牡丹社與日軍戰鬥的石門古戰場。

 

4.出火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和斯卡羅族大股頭卓杞篤簽定“南岬之盟”的“出火”,在當時的地名是“火山”,位於恆春和滿州交界的山區,因地底會自動冒出火而得名。
卓杞篤會邀李仙得到出火談判與簽訂合約,推測是藉著有利的地緣關係,由於此為進入琅𤩝十八社豬朥束社與射麻裡社的重要關口。

但其實,現在的出火, 與當時卓紀篤與李仙得談判的地點有些差距,而且當時的出火比現今的火勢弱的不少。如今的出火是中油公司在當地鑽探天然氣所遺留下來的,因為孔隙較大,所以較為旺盛。

 

5.八寶公主

墾丁大灣沙灘南端的墾丁路文化巷底,有間小小的萬應公祠,主祀萬應公,左翼為土地公神龕,右翼則是“八寶宮”。祭拜無主孤魂的為萬應公、求財保平安的為土地公、而八寳公主則為相傳明末清初時,荷蘭公主瑪格麗特為了尋找愛人“威雪林」而來到臺灣,船隻卻在大灣遇到風浪觸礁擱淺,船員發出求救煙火,引來當時的龜仔角(今社頂公園)部落的原住民襲擊,而慘遭殺害。

龜仔角原住民原本不殺女子,但當一夥人抬著戰利品回返部落,其中一名勇士因獵物不多,再折回海邊搜尋,恰巧碰上逃過一劫的瑪格麗特,勇士為了顏面及炫耀,於是開了殺戒,並帶回八項戰利品:荷蘭木鞋、絲綢頭巾、珍珠項鍊、寶石戒指、皮箱、寶石耳墜、羽毛鋼筆和紙。所以,墾丁人稱她為“八寶公主”。

但經諸多人的考證與荷蘭官方的否認,不少學者因此推論出,這位“荷蘭公主”事實上是在羅妹號事件遇難的船長杭特的夫人。

.   

.   

 

 

6.社頂(龜仔甪)

羅妹號事件起因於在地的龜仔甪(ㄌㄨˋ)部落原住民們,因為歷史上受到洋人鎮壓,在看見遇難的羅妹號船員登陸後,誤以為是侵略者,而先發制人所產生的悲劇。而龜仔甪(ㄌㄨˋ)即是墾丁森林遊樂區旁的社頂自然公園,其擁有極為豐富的生態,包括329種以上的植物、超過50種的蝴蝶。另外,社頂自然公園也有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在公園內共有十餘處石灰岩洞,可見到鐘乳石、石筍、石柱等;此外,也有珊瑚礁岩裂縫形成的大峽谷、一線天等景色。更讓人難忘的,莫過於自社頂山頭的大草原,可眺望巴士海峽的絕美景致。